台灣醫療環境走向資本化、市場化,醫院透過管理精簡各樣成本。其中,精簡醫護人力、延長工時、增加工作強度,將可降低人事成本。逐漸惡劣的勞動條件,讓龐大的護理人員身心疲憊,也讓病患身置危險之中。2018年春(106學年第2學期),成大公衛所「問卷設計與調查方法」課程展開了一個創新的做法,試圖讓大學殿堂的課程實做練習,回應社會重要問題。這次,我們選定護理人員的勞動條件議題。
本課程在課程第一個月,邀請三位爭取勞動權益的講師,包括成大職醫科醫師張恆豪、台南產業總工會秘書長黃育德、台灣護師工會理事長陳玉鳳到課堂上來演講。透過演講,課程成員逐漸理解護理勞動現場的處境,也愈發投入本次調查。我們透過閱讀過去文獻、問卷設計授課所得到的知識與技術,透過訪問醫學中心的護理人員,並花了非常多的時間進行討論。
問卷建構若能站在巨人肩膀,引用已經有一定信效度的量表,可讓調查資料更有對話的空間。很感謝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鄭雅文老師與其團隊,研發了我國的『職場疲勞量表』,本調查加入了這個量表,讓護理人員的個人疲勞/工作疲勞/服務對象疲勞情形無所遁形。這過程中也正好經歷國際護師節,《台灣護理產業工會》於護師節前的網路調查,也給予我們很好的學習,本調查很多調查題目因此而更完善豐富。
調查結果要能夠與社會對話,必須學習倡議方法。我們請到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祕書長陳奕曄,分享衛促會長期推動健康不平等議題的倡議方法,以及由翁裕峯老師剖析我國過勞判定的歷史脈絡。期末報告,我們邀請《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》梁秀眉理事(前理事長)給予評論,了解這樣的資料對第一線抗爭的工會的意義,並給予我們未來行動一些建議與想像。
這份調查調查時間僅兩周(5月底至6月初),課堂成員透過各種人脈與管道請護理人員填寫匿名線上問卷,由於課程時間緊迫,原本目標數為100份,但兩週內填寫人數超過250份,資料分析能初步看到意義。
因此我們呈現調查的視覺化成果,初步呈現《單位》《機構》《權屬與身份》《年資》對勞動條件與疲勞的影響。也附上同學針對分析數據寫的專題報告(見下方附件)。這些成果,希望能實質回饋給護理人員,你們常協助填寫很多問卷,卻沒能真正掌握到資料。
若要有代表性的呈現護理人員工時或疲勞等問題,需要更大的樣本數。原本期望展開第二階段更大規模的調查,但遺憾的是,目前與護理相關工會洽談的結果,沒有合作的機緣,也只能將調查停在這個位置。若你對此調查有興趣,也有平台能號召護理朋友一起進行調查,請與我們聯絡 (lightkiho@gmail.com),技術性問題都不需要擔心,本研究室會義務協助完成。
最後,謝謝參與這堂課的各位,也謝謝各位前輩對勞動權益的努力,這過程我們學了珍貴的一課。
授課老師 王亮懿、翁裕峯
率參與同學(按照姓氏筆畫)
修課:姚依欣、莊蕙寧、陳永昇、黃彥婷、鄭雅心
旁聽:吳靜芳(全程參與)、李逸軒
聯絡資訊
Copyright © 2018 Lab of Health Inequality